圖片來源:https://yourstory.com/2023/06/instant-mastery-experience-paula-scher

幾分鐘畫出的雙 F,變成時尚界的印鈔機

1960年代,Fendi找來了當年才30多歲的Karl Lagerfeld當設計總監,那時候的Fendi雖然有點小名氣,但還沒真正進入國際奢侈品的頂級圈子,Karl Lagerfeld 接手後第一件事,就是重新設計品牌Logo。短短幾分鐘,他就隨手勾勒出了兩個相疊的「F」,一個代表「Fun」(有趣),另一個代表「Fur」(皮草),希望讓當時的 Fendi 大翻身,注入年輕的靈魂。

因為辨識度高的設計,讓產品本身的價值被提高許多,Fendi靠著這個標誌,把原本一般的包包衣服們,搖身一變成為高級時尚配件。

數十年後,Fendi 依然在街頭發光發熱,走在路上不乏有名媛或是喜愛 Fendi 品牌的人背著大大的Fendi 包包,這不僅是高貴的象徵,其實也默默地為品牌增加曝光率,這個Logo帶來的品牌價值跟營收,早就超過當初任何人能想像的範圍,所以你認為這樣的Logo設計費很貴嗎?不,他所帶來的價值,早已遠遠超過了!

Citi Bank,餐巾紙上的一條線,價值 150 萬美元

1998年,花旗銀行跟旅行者集團合併,急需一個能代表全新金融巨擘的品牌形象,那時他們找上設計公司Pentagram,設計師 Paula Scher 只花了幾秒鐘,在餐巾紙上畫了一條紅色弧線,就是這條簡單的弧線,連接了「Citi」字樣,形狀像把傘,就像旅行者集團過去的紅傘標誌,同時象徵「保護」跟「信任」。

這個看似隨手一畫的草圖,最終花了 Citi Bank 150萬美元,乍聽之下確實要價不菲,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,就會懂這背後的價值了,對 Citi Bank 來說,Logo 要出現在全球各地的分行、廣告、銀行卡、票據、數位平台,它必須簡潔、耐看、重點是要讓人印象深刻,還要同時傳達金融業最重視的信任感。

為什麼Logo可以這麼值錢?

Logo本質上不是簡單的畫圖,而是品牌形象,它是品牌跟消費者的第一個接觸!當你看到Fendi的雙F,腦海立刻浮現,時尚、奢華、潮流;當你看到Citi Bank的紅色弧線,直覺想到的是金融保護傘的穩定跟信任,不只是影響了客戶的感受,更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跟品牌忠誠度。

它不只是美術設計,它是品牌的語言、企業的臉、無形的資產,花大錢買一個Logo看似不合理,但如果換來的是數十年累積的品牌價值、消費者忠誠跟營收增長,那絕對是最划算的投資

以上的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一件事,一個好的Logo,能讓品牌價值翻倍,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看似天價的設計費,其實是企業很重要的投資,因為它帶來的不是一個圖案,而是一個能陪伴品牌走過幾十年的靈魂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