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與SEO的革命時刻
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一直是品牌在數位世界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然而,2025年的Google搜尋演算法正迎來一場由AI(人工智慧)驅動的巨變,從關鍵字堆砌到使用者意圖,再到E-E-A-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任)的全面升級,排名規則正在被重新定義。
這篇文章將深入解析2025年Google演算法的新趨勢,特別聚焦AI與E-E-A-T的影響。
一、AI如何重塑Google搜尋?
Google的搜尋引擎從早期的PageRank到2019年的BERT,已經歷多次進化。
2025年生成式搜尋體驗(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, SGE)成為主角,這是Google將生成式AI整合進搜尋的核心功能。
SGE讓搜尋結果從單純的連結列表,轉變為直接提供總結、推薦,甚至地圖或預約連結的「智慧答案」。
AI的三大影響
- 意圖優先於關鍵字:AI能理解複雜的自然語言查詢,如「適合行銷新手的AI工具推薦」。這意味著,單純堆砌關鍵字已無效,內容必須全面回應使用者意圖。
- 零點擊搜尋的挑戰:根據2024年測試數據,約40%的搜尋者在SGE總結後不再點擊連結。這對依賴自然流量的網站是挑戰,品牌需爭取成為AI總結的引用來源。
- 個人化與在地化:AI會根據使用者的位置、搜尋歷史和裝置,提供高度個人化的結果。對台灣市場來說,製作在地化內容(如「雙11行銷策略」)能提升被AI推薦的機會。
實務建議:使用工具如Ahrefs或AnswerThePublic,挖掘長尾關鍵字和使用者意圖,製作FAQ、比較表或教學內容,增加被SGE選中的機會。
二、E-E-A-T:AI時代的排名核心
E-E-A-T(Experience, Expertise, Authoritativeness, Trustworthiness)是Google評估內容品質的標準,2025年被AI技術放大,成為排名的關鍵支柱。
1. 經驗(Experience)
AI能辨識內容是否基於真實經驗。例如,一篇「2025年台灣電商SEO策略」的文章,若包含真實案例(如某品牌如何提升20%點擊率),會比泛用內容更受青睞。台灣行銷企劃可加入在地數據或客戶故事,展現獨特性。
2. 專業(Expertise)
Google要求內容來自具專業背景的作者,特別在YMYL(Your Money or Your Life)領域如醫療或金融。AI會檢查作者資歷,例如是否有相關學歷或行業認證。建議為網站添加作者簡介,並連結到LinkedIn或專業網站。
3. 權威(Authoritativeness)
權威性來自高品質的外部連結和品牌聲譽。與台灣本地權威媒體(如《數位時代》)或產業領袖合作,能提升網站權威。AI也會分析網站的內容深度,偏好全面的主題群組(Topic Clusters)而非零散文章。
4. 信任(Trustworthiness)
網站需具備透明的隱私政策、安全的HTTPS協議,並引用可信來源。AI能偵測內容是否原創,懲罰抄襲或低品質的AI生成內容。台灣品牌需確保內容合規,特別注意個資法規。
實務建議:審查網站內容是否符合E-E-A-T,加入真實案例、專家引言和在地化數據。避免使用未經編輯的AI生成內容,確保原創性。
三、技術SEO的升級:AI與使用者體驗
AI不僅改變內容評估,也強化了技術SEO的重要性。以下是2025年的關鍵趨勢:
1. Core Web Vitals(網頁核心指標)
Google持續以Core Web Vitals作為排名因素,AI讓檢測更精準:
- 載入速度(LCP):主要內容需在2.5秒內載入。台灣電商網站常因圖片過多影響速度,建議使用WebP格式和CDN。
- 互動性(FID):回應時間需低於100毫秒,減少JavaScript阻塞。
- 視覺穩定性(CLS):避免元素移位,特別是廣告彈窗。
2. 行動優先(Mobile-First Indexing)
台灣使用者多數透過手機搜尋,AI會優先檢查手機版網站的表現。確保網站在手機上流暢運行,並優化觸控操作。
3. 結構化資料(Schema Markup)
結構化資料透過JSON-LD標記,幫助AI解析內容,如產品評價、FAQ或活動資訊。台灣品牌可標記商品價格、庫存,提升在SGE中的曝光機會。
實務建議:使用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檢查網站性能,新增結構化資料,並優先改善行動版體驗。
四、多模態搜尋與新機會
2025年,Google的AI能處理圖片、影片和聲音等多模態搜尋,開啟新機會:
- 影片SEO:短影片在台灣市場火熱,優化YouTube影片的標題、描述和標籤,能提升在Google搜尋中的排名。
- 視覺搜尋:AI可分析圖片內容,建議為資訊圖表(Infographic)添加Alt文字和結構化資料。
- 聲音搜尋:雖在台灣使用率較低,但針對特定場景(如駕駛中),優化口語化查詢(如「附近有什麼好吃的餐廳」)仍有價值。
實務建議:製作品牌短影片或Podcast,結合結構化資料,瞄準多模態搜尋的流量。
五、AI生成內容的挑戰與應對
隨著ChatGPT、Gemini等工具普及,許多網站使用AI生成內容,但Google對低品質AI內容的懲罰更嚴格。2025年,AI能辨識內容是否缺乏原創性或深度。台灣行銷企劃可採取「AI+人工」模式:
- 用AI生成初稿或分析競爭對手內容缺口。
- 加入在地化洞察,如台灣市場數據或真實案例。例如,某品牌用AI分析競爭對手後,撰寫「台灣雙11行銷趨勢」,排名從第二頁衝到第一頁,點擊率提升25%。
實務建議:定期審查內容品質,使用Surfer SEO等工具優化頁面,確保內容具備獨特價值。
六、實務行動清單
為了在2025年的Google搜尋中脫穎而出,台灣行銷企劃可採取以下行動:
- 優化E-E-A-T:加入真實案例、專家引言和在地化數據,提升內容品質。
- 聚焦使用者意圖:製作主題群組,涵蓋長尾關鍵字和FAQ,爭取SGE引用。
- 強化技術SEO:改善Core Web Vitals,新增結構化資料,優先優化行動版。
- 多元內容策略:製作短影片、資訊圖表或Podcast,搶占多模態搜尋機會。
- 分散流量來源:因零點擊搜尋增加,同步投入社群媒體和email行銷。
結論:掌握AI與E-E-A-T,贏得排名先機
2025年的Google演算法不再只是搜尋引擎,而是像一位AI助手,專注於提供個人化、有價值的答案。AI與E-E-A-T的結合,讓排名規則更重視內容品質、使用者體驗和在地化。
對行銷來說,這是挑戰也是機會。
只要專注於創造高品質、原創且符合使用者意圖的內容,並搭配技術優化,你的品牌就能在這波AI驅動的排名洗牌中站穩腳跟,甚至更上一層樓!